装备,从背包开始
庆源至晓起的连绵群山间,但见一小队人马浩浩荡荡,顶前边儿一开路先锋,乃当地村子的村长,此人黝黑精瘦,一身运动装打扮,两手空空、轻松自如地昂扬跋进。后面部队则大多全副武装,勾太丝的衣服、帽子、靴子、背包、眼镜、登山杖、对讲、水壶……这个镜头,加上原生态山歌的背景音乐就是张艺谋的商业片,用刀子般的风声撑满整个山谷就是贾樟柯的纪录片,加上抒情的钢琴曲就是李安的文艺片。
这是一个被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时代。像传说的,户外,那可是品位,一定得上最豪华的户外店,选最好的装备,要买就要买最贵的,只要是看着酷的就挨个挑,功能都不带问的,什么GPS啦、勾太丝内衣啦,能配的全配上,从里到外都是名牌。户外人士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讲专业,口号就是:重要的不是你做得怎样,而是你看起来像什么样!所以,当身着休闲装、背着旧运动包的我坐在趣游户外店等候出发,看到即将同行的老驴们的专业装备时,恨不得从头到脚换一身行头。立马从经济角度出发,只在店里挑了个户外背包,看起来倒和休闲背包一个模样。
领队小眼睛盯着满墙的登山包劝我换个更好的。“那些都太专业了,谁知道能用上几次,还是挑个平时也能用的。”本人喜新厌旧,但也讲求实惠呢。何况第一次出门就是走ZN,保不准一个受不了就是终结篇了。胖哥在一旁说道:“出去一次你下次准得再去。”嗯,只有发自心底爱户外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胖哥、流浪、兔兔、Tina、Niclo、je*、小柔、海东、大小徐……因为有了这样的同伴们,此次婺源徒步之行让我这只新驴彻底爱上了户外。
年龄,从不是问题
“我7岁。”穿着蓝色小冲锋衣的小徐回答我,他是我接触到户外圈的第一个惊奇。
这个漂亮的还略带几分羞涩的男孩,今年才上一年级,却已经是户外圈的老驴了。听说他曾在某次登清凉峰的活动中,一马当先最先登顶。那次无缘得见,这次,我亲眼看着他和我们一起每天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看到他累得实在走不动时的眼泪、擦过眼泪继续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行的背影、翻山越岭时的手脚并用、以及最后回到上海下车时一瘸一拐的脚。真佩服他老爸大徐的“狠心”和苦心,能让孩子这样出来锻炼,他说,要在孩子“讨厌”他们之前,去哪里都尽可能带着。
一路上,这对父子是大家绝对的焦点。大徐自己背着巨大的背包,里面帐篷、睡袋、锅、酒等等一应俱全,具体重量不详,反正我是提不起来的。即便如此,在小徐偶尔走不了的时候,他还要抱着走上一段。走不了多久,小徐也体谅老爸,要坚持自己走。两人之间那份暖暖的亲情,点点滴滴,比《长江7号》可生动多了,任谁看了都会羡慕不已,以至大家恨不得马上自己生一个小驴,后面背背包,前面抱孩子去ZN。还约定几年之后,我们也带着自己的下一代小驴出来故地重游。很值得期待呢!
婺源,双面佳人
我深信,能在旅途中结识朋友,才是最大的收获。所以,关于婺源,文字也无须太多。虽然不是油菜花盛放的季节去的,只看到稀稀拉拉的花朵,但很清静,还很幸运,一次就看到了婺源的两面。
第一天阴雨,行进在江岭到庆源的山间,一直被氤氲的雾气笼罩。江岭的路比较好走,应该是近年为发展旅游修的,路边已经能看到在建“收费站”了,可以预见未来的商业化趋势。往高山平湖的路段又是另一翻原始面貌,粘着几斤泥巴的鞋与脏兮兮的裤管可以证明。这就是趣游啊,不走寻常路。
住宿安排在庆源的村长家,就是本文开始提到的那位领头向导。放下包袱在傍晚的村落里走了一圈,十分宁静,走在水墨画般的背景中,自己也成了画的一部分。过些时候,可就没这份清幽了。
第二天晴朗,似乎是把前一天损失的阳光补偿给我们。山岭、田园、河流、古村落,一条绝美的徒步线路在我们脚下延伸。随着海拔的降低,到了晓起,油菜花明显比前一天看到的多,空气中也飘着花香,游人也明显倍增。
两天的徒步行程,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虐”,可能也和我在重庆待过几年、走惯了梯坎有关,背包也几乎没什么负重。驴友们也觉得虐的程度正好,本来嘛,我们是出来玩玩,不是玩命。只是,来得时候坐夜车真的不好受,特别是十几座的小车,又困又睡不着,怎么换姿势都不对。我又恰巧坐在门边,夜里把我冻得快疯了,只好借用同伴的防潮垫挡在膝盖前,把背包压在腿上。天气越来越暖和,可以的话,大家还是带上点保暖衣物以备不时之需吧。
总之,热烈期待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