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自立个头不高,身着一件蜡染的深色衬衫,穿一双布鞋,面容憨厚,一张典型南方人的脸。和他的人比起来,倒是他身边的那副馄饨挑子更惹人注意:古朴的外貌,周边还配有镂空的精美木雕。今年35岁的他在屯溪老街经营“汪氏一挑馄饨”已经有5个年头了,而他的曾祖父更是早于百年之前就开始肩挑这副挑子在老街上沿街行走叫卖了。
祖传手艺有百年历史
“我是实在找不着活儿干才挑上这副馄饨挑子的。”面对猴宝宝,汪自立半开玩笑的解释着自己当初卖馄饨的原因。汪自立告诉猴宝宝,虽说是祖传的手艺,但最后总会是家中那个最不成器的人“继承”馄饨挑子。现如今的那副汪氏馄饨挑子是汪自立的曾祖父120年前亲手制作的,曾祖父从30岁开始挑起这副馄饨挑子,靠着挣来的微薄收入负担着一家人的生活,一直做到60岁才算正式歇业退休。馄饨摊子搁下来了,让谁继承却成了一个让老人家挠头的难题:家中几个儿子除了二儿子外,其他几个早已找到了活计,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二儿子成了汪氏馄饨挑子最理想的继承人,他也就是汪自立的爷爷。
凑巧得很,汪自立的爷爷正式挑上这副馄饨挑子也正好30岁。这副挑子在老人的肩头也平平稳稳的度过了30个春秋。正当老人要按照传统将馄饨挑子传给汪自立的父亲时,却碰上了那个动乱的年代,连卖馄饨这种小本买卖都被视为是滋长资本主义,汪氏馄饨挑子无奈的被搁置到了汪家的屋角里。直到30多年后的2000年,自嘲是找不着合适工作的汪自立想起再操祖业时,这副馄饨挑子才得以重见天日!
“我会一直挑到六十岁”
汪氏一挑馄饨淡而有味,鲜而不腻,汤水也是色泽清亮,透明见底,十足老字号的水准。靠着祖传的手艺,汪自立一家不仅过上了殷实的生活,他自己在屯溪老街上也渐渐出了名,很多食客在品尝完馄饨之后,还会主动要求与汪自立合影,一些外国游客甚至会在回国后将合影邮寄给他,这也让汪自立十分感动。
从挑起这副馄饨挑子开始在老街叫卖的那天起,汪自立就决定自己将会像祖辈一样,将这个记录着汪氏数代历史、浸润了百年风雨的馄饨挑子一直挑到60岁。
除了经营这个馄饨挑子外,汪自立还和妻子在家耕种了几分农田,而今年6岁的女儿则刚刚上一年级。“会在你退休后将这副馄饨挑子传给你女儿吗?”“我希望这挑子能和我一起退休,但到时如果女儿和我一样不成器,那我家这门祖传的手艺倒是能继续传承下去。”回答完猴宝宝的问题,汪自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